顯示具有 New Zealan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ew Zealan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New Zealand] 30 天南北島旅遊之「行」的規劃 - 租車

這次的紐西蘭行,雖然因為多次轉機吃掉了一些時間,能待在紐西蘭的時間有 28 天,算是相當充裕的,因此行程規劃上就把南北島都含括進來,不像前兩次只有在南島旅遊,本來的想法是想要複製當年在紐西蘭打工度假的行程,從北島一路開車到南島玩一圈後回台灣,但後來發現三個人從 Auckland 飛南島的機票只要紐幣 400 元 (約台幣 8,000 元,且是含稅價),大約是租車三天的價格,而三天的時間,要從北島的 Rotorua 趕到南島的 Christchurch,很拚,於是最後定案是北島玩七個晚上回到 Auckland,直接飛到南島的中心點 Queenstown 開始南島行程。


在網路上經過一些比價之後,決定透過 Rentalcars.com 來尋找租車公司,這是我找到最低價的管道,北島最後承接的租車公司是 Thrifty,共承租 7 天,含嬰兒座椅後的價格是紐幣 864 元,車子是 Mitsubishi ASX 同級車 (最後拿到的是 KIA Seltos),事故的自付額上限是紐幣 5,500 元 (後來現場有加價降低自付額);南島承接的租車公司是 Ezi Car Rental,承租 20 天,含嬰兒座椅後的價格是紐幣 2,850 元,車子是 Toyota C-HR 同級車 (最後拿到的是 Toyota C-HR),事故的自付額上限是紐幣 4,000 元 (未加價)。

這兩台車的行李箱空間是 KIA Seltos > Toyota C-HR,我們帶了兩個 29 吋的行李箱,一個登機箱,以及一台可折疊,可直接帶上飛機的娃娃車,這四大行李,可全部塞進 KIA Seltos 的後行李箱,但是 Toyota C-HR 後行李箱則只能放進兩個 29 吋行李箱,登機箱和娃娃車都必須放在後座,空間相較就比較小,當小朋友鬧脾氣,要求要有人坐在後座陪著他時,就會坐得比較不舒服,如果在意車上空間的話,就相對不建議租用 Toyota C-HR。

紐西蘭和台灣對於幼兒搭車,和台灣有相同的規定,只能坐在兒童安全座椅上,對於這次長天期的租車來說,成本不高,兩次都是加價 100 紐幣即可,在 Thrifty 取車時,完全沒有問題,但在南島的 Ezi Car Rental 卻發生嚴重的溝通失誤,車上並沒有兒童安全座椅,我們完全沒辦法把車子開離 Queenstown 機場,回去找 Ezi Car Rental 櫃台,對方回覆 Rentalcars.com 未通知要準備兒童安全座椅...提供了一個專門租借兒童用品的公司 (我們在這裡租了一個幼兒揹架,用來挑戰 Wanaka 的 Roys Peak),請我們自己過去租借安全座椅,本來有點不想跟店員吵,但因為時間已晚 (超過下午六點,對方已關),再加上現場沒有安全座椅,帶著兒子根本就開不出機場,只好回去找店員幫忙想辦法,他才發現我陷入了一個死胡同...就幫我打電話找主管,終於,有台剛還的車上有一個兒童安全座椅,可以現場幫忙安裝,終於在我抵達 Queenstown 的半個多小時後,我可以開始我在南島的行程了~



事後我比較了兩張訂單的取車單,內容是一模一樣的,真的不知道出了什麼情況,看來若有下次,只能事前連絡訂車公司,確認訂單內容以求心安了~也是詳細看了取車單後才發現,兒童安全座椅居然是額外項目,是取車時才要付款的,但是,我在線上刷卡下訂時,安全座椅都是包括在內的,實務上,兩家租車公司也的確是沒有跟我額外收取這筆費用...不確定只是顯示錯誤或者有什麼其他問題,最後的收費是正確的,只是,似乎更加強了要在事情與租車公司確認訂單內容的必要!

最後提醒一下是在紐西蘭租車時,可以額外問一句,車子的刮傷是否要賠償?就我的經驗,大部分租車公司都不在意刮傷,小刮傷都當作是使用痕跡,不用賠償,這樣上路時就可以不用那麼戰戰兢兢~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New Zealand] 30 天南北島旅遊之「行」的規劃 - 機票 + 簽證 (下)


之所以「行」的規劃要分為上下集,是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前往菲律賓,而菲律賓的簽證,以及馬尼拉機場的設計,都和以往的經驗很不一樣,值得用一篇獨立的文章好好地記錄下來,讓未來自己要再前往菲律賓或是到菲律賓轉機時,能夠注意到這些小細節,讓自己更放心。

首先,我們的機票是我第一次買需要過夜的轉機機票:
1. 菲律賓航空 PR895,Day 1 桃園 1815 起飛,Day 1 2035 抵達馬尼拉 (Terminal 1)
2. 菲律賓航空 PR209,Day 2 馬尼拉 (Terminal 1) 1705 起飛,Day 3 0410 抵達澳洲墨爾本
因此,訂好機票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尋找在馬尼拉機場的過夜選項,發現在馬尼拉的第三航廈 (Terminal 3) 有過境旅館─The Wings,可以簡單休息七個小時,Family Room 的價格是 3,200 Php,且建議上網預約,但我在官網怎麼找,就是沒有 Family Room 的預約選項,只好留言,最後一直到一月底,才收到回覆,Family Room 無法預約,保留給現場旅客入住...離出發只剩兩週左右的這個時間點,我連預約 Twin Room 都做不到,全部客滿...只好到現場再隨機應變了~

但至少我查到了一件重要資訊,想要在馬尼拉機場的不同航廈之間移動,例如我們從落地的 Terminal 1 移動到過境旅館的 Terminal 3,是需要辦理「轉機簽證」的,因為馬尼拉機場的不同航廈之間,距離至少需要十幾分鐘車程,因此都需要入境,且未滿 15 歲的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申請電子簽證的,所以一定要跑一趟位在內湖的馬尼拉辦事處申請簽證。

到了現場,發現了幾個眉角:
1. 有個「預覽」窗口會協助檢查準備的文件是否合格,並整理相關文件的順序,都確定 OK 後,才會發號碼牌給申請者,但是,這位仁兄是否認真,就很看運氣了,像我第一次就被隨便理一理,甚至我的護照影本還直接遺落在他的桌上,也沒還給我...
2. 官網上那份文件 checklist 不重要,被直接移除在申請文件清單。
3. 申請文件現場有提供,現場寫就可以了。
4.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必需同一個人的正反面印在同一張 A4 紙上,不接受兩個人以上的身分證被印在同一張 A4 紙 (預覽窗口完全沒檢查到);現場有影印機可以影印。

文件都搞定之後,一人需繳 1,200 元的規費,只是簽證無法現場給,要隔 2~3 天才能取回護照;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少人會遇到的問題 (這次我們差一點就遇到了),轉機簽證的效期只有一個月,而且是從核發簽證時開始起算,如果像我們這次 Day 1 (旅程 Day 1,但已是簽證生效的 Day 4) 轉機要入境菲律賓,且 Day 31 轉機又要入境菲律賓 (超過轉機簽證 30 天有效期),那就不能申請轉機簽證,要改申請一般觀光簽證,規費就要 3,000 元以上 (依效期有不同價格),但還好 Day 31 的轉機時數只有五六個小時,且都在白天,不用入境,因此我們可以只申請 30 天的轉機簽證在 Day 1 使用;除非退休後,或者像這次利用過年 + 婚假,一般上班族應該很難有一個月以上的假期,也就不會遇到這樣的窘境吧~

實際上飛到馬尼拉機場後,才發現現場狀況和事前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又有些不同,不確定是不是有新規定所以之前查到的資料都沒有說明,或者是我們有點大驚小怪,或許因為菲律賓的馬尼拉機場被評為全球倒數幾名的機場,再加上近來發生了一些觀光客被敲詐的事件,當遇到出乎預料的事件時,我們會以較負面的角度看待。
1. 機場間的 shuttle bus 只有持有目的地航廈 Boarding Pass 的人才能搭乘?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是持有 Boarding Pass 就能免費搭乘,或者也可以付費搭乘,但我們遇到的情況是負責 shuttle bus 櫃台的人一看到我們的 Boarding Pass 是在 Terminal 1,就直接拒絕讓我們搭乘前往 Terminal 3 的 shuttle,並告知,想去 Terminal 3,請搭 Taxi,為此,只好在現場用較差的匯率換了一些披索現金。
2. 機場航廈內基本上都是管制區域,各出入口都會有一位安檢人員檢查 Boarding Pass,確認你是要在該航廈搭飛機,才會讓你進入該航廈;舉例像我們持有 Terminal 1 的 Boarding Pass,卻想進入 Terminal 3 到過境旅館 The Wings 過夜是行不通的,我們根本無法通過安檢人員進入 Terminal 3;目前網路上分享的可至 Terminal 3 The Wings 過夜的方式,只有在你要轉機的飛機是從 Terminal 3 起飛的情況下 (持有 Terminal 3 的 Boarding Pass) 才是可行的。
3. 但其實我們還是成功地進入了 Terminal 3,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我們跟安檢人員說想讓孩子可以有個比較好的休息場所,希望可以進入 Terminal 3,說服了安檢人員而放行,只可惜 The Wings 的 Family Room 已客滿,最快要到凌晨三點才可能有 Twin Room 可以釋出...
4. 當時已是晚上十一點左右了,無可奈何下使用 Google Maps 查詢附近的旅館,發現居然只要台幣 1,500 - 2,000 元就可以住一晚 (到隔天中午 12 點),跟 The Wings Family Room 一樣的價格,設備更好,又能待更久,馬上改變主意,直接下訂並入住 (走路可到),好好地休息了 12 個小時再回到機場準備搭下一段的航班;基於前述經驗,建議如果要在馬尼拉機場過夜轉機的旅客,優先考慮附近的旅館。


(當晚入住的 Savoy Hotel,算是不錯的商務旅館)

5. 隔天因為我們的 Boarding Pass 是在 Terminal 1,所以我們順利地在 Terminal 3 搭上了 shuttle bus 回到 Terminal 1 繼續我們的旅程。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New Zealand] 30 天南北島旅遊之「行」的規劃 - 機票 + 簽證 (上)


受到 COVID-19 的影響,個人的婚假一直都還沒有進行安排,自 2023 年開始,全球都開始開放國門,但又由於部分地區人口的經濟狀況惡化,讓歐美暫時不像以前安全,不怎麼想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應付環境上的許多變數,在考慮之後,把這次旅行的目的地設為了我很熟悉的「紐西蘭」。

為了讓假期能夠最大化,旅行日期定在了 2024 年的過年假期 + 婚假,從 2023 年 10 月開始尋找機票,觀察到機票價格約略是落在新台幣 30,000 元左右,如果接受轉機,有機會可以再便宜個三五千元,但沒想到 10 月下旬開始起了變化,票價上漲到三萬五,四萬塊,連轉機價格也很硬,似乎航空公司發現訂票人數出乎預期,因此開始調漲機票價格了,只好開始自我心理建設,可能要提高機票的預算了,並同時開始更密集地觀察機票價格,期望能夠找到一張與三萬塊預算接近的票價。

最後,我們在十月底的時候開票,決定嘗試第一次搭乘菲律賓航空,開出了台北─馬尼拉─墨爾本,來回一個人只要 21,xxx 元的機票,後段透過紐西蘭航空銜接墨爾本─北島奧克蘭,與南島基督城─墨爾本,一個人要 13,xxx 元,可以把一個人的機票控制在 34,xxx 元,總算是只比原始預算高不到五千,後來聽說直飛票價飆升至五萬塊以上,就更是慶幸十月底時有下定決心,不然總預算就不知要爆表到哪兒去了~

後續開始規劃南北島的實際行程時,發現兩件事:
1. 因為帶著兒子,行程相對是比較鬆散地的安排,但為了把時間主要留給南島,北島的行程會變得太過緊湊,且開車時間會拉得比較長,直接從北島開車到南島的方案,似乎不那麼合適。
2. 紐航的國內線班機相對是便宜的,直接透過航班連接南北島的方式,比租車還便宜。
於是就在十一月中的時候,加購了一張從北島奧克蘭飛南島皇后鎮的機票,一人 2,7xx 元。

也是這次的訂票經驗才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有提供兒童票,菲律賓航空有,兒童票約是成人票的七折,而紐西蘭航空則沒有,與成人同價,只有在墨爾本飛紐西蘭時,稅和機場費的部分有便宜約紐幣 60 元,其他費用都與成人相同。

到了一月的時候,準備要進行簽證申請時才發現漏了一件事,菲律賓和紐西蘭都需要入境,所以要申請簽證,但澳洲呢?一查才發現,有以下三種情況之一就需要申請澳洲的 ETA 簽證:
1. 轉機時間超過8小時
2. 非在同一天
3. 或須入境澳洲
由於我的回程班機 (基督城─墨爾本) 在中午抵達墨爾本,隔天凌晨五點才起飛至菲律賓馬尼拉,所以我是需要申請澳洲 ETA 簽證的,幸好,現在都可以電子申請,一週內就可以下來,趕快緊急提出申請即可,只是又多了一筆簽證費用...幸好一人只要 20 澳幣,不算貴...

實際飛到墨爾本才發現,由於這次的轉機並不是航空公司安排好的 (第一次自行安排轉機,學到了一課),而是旅客自行安排的,所以我們需要領行李,入境澳洲,再 check-in 新航班,出境,還好有申請簽證,不然可能就會卡在墨爾本機場了~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New Zealand] Fox Glacier,Cook Saddle Cafe & Saloon

住在福克斯冰河鎮的那個夜晚,我們在Cook Saddle Cafe & Saloon享用晚餐;別懷疑,此時已經晚上八點了,只是夏天的紐西蘭,要九點十點以後才會天黑。
We ate at Cook Saddle Cafe & Saloon in Fox Glacier. 






主食的部分,基本上已經點好了,畢竟是三四十人的團隊,一一點餐實在太耗費時間,所以大家只點酒,經服務生推薦,我點了一款紐西蘭當地的比爾森啤酒,這是一種淡啤酒,很好入口,好喝~
The waitress introduced me the New Zealand beer, Pilsner. It's light and easy to drink.


還不錯的一碗熱湯,不過已經忘了是什麼湯了。
The hot soup.






作為主食的漢堡,還算不錯,只是麵包比較乾一點,我倒是很喜歡這粗大的薯條,外酥內軟,是我最喜歡的口感,灑上一點鹽巴,好吃極了!
The hamburger, I remembered that I like the chips. 

Cook Saddle Cafe & Saloon:
7859, State Highway 6, Fox Glacier 7886

2018年3月24日 星期六

[New Zealand] Lake Matheson

Fox Glacier,福克斯冰河,是紐西蘭南島西岸的兩大冰河之一(另一條冰河是Franz Joseph),而在冰河旁的小鎮,也以同樣的名字命名,出發後的第二個晚上,我們便住在這個小鎮,在小鎮附近,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湖泊-馬松森湖 (Lake Matheson),我個人非常喜歡,建議大家若有機會,請來兩次,黃昏來一次,凌晨來一次,看不同的光線下,馬松森湖不同的美!
Fox Glacier, is the name of the famous glacier and also the name of the town next to the glacier. It's where we stayed for one night. There is a really famous lake nearby where you can come here twice, at the sunset and sunrise.



依前一天的經驗,晚上一定要出來拍星空的呀!
At the night, since the sky is clean (it's always clean), I take photos for the galaxy.



另外,在福克斯小鎮還有一個秘密景點,一條小步道,就在六號高速公路,要離開小鎮前的路標旁,可以在野外,免費欣賞紐西蘭的名產-glowworm (螢火蟲),這是一種,不會移動,但可以在夜晚發光的昆蟲,非常漂亮,可以讓人靜下心來,因為不靜下來可能不太容易看到,呵~只是我忘了這條步道的名字,在Google地圖上,目前可以看到的名字是Fox Glacier Glow Worm Forest (福克斯冰河螢火蟲森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這個翻譯,哈),應該還挺好找的,若能早點到鎮上,去I-site問一下也能知道。
PS. 翻了照片,似乎應該叫做Minnehaha track,只是我也不確定了~
上面照片就是我在一片螢火蟲前,拉長曝光時間而拍下來的,回來看了以後,才發現應該要打個光的,這樣才能把背景的樹木拍進去,才拍得出場景,若還能再去,可以再來試試。
There is a secret spot at Fox Glacier. There is a short track on the 6th highway just before the sign leaving the town Fox Glacier. It's located as Fox Glacier Glow Worm Forest on the Google Maps. You don't need to walk far away, just less than 10 minutes and you will see it. You could come here when the sun is still in the sky and come back at night. The glow worm is famous at Te Anau, but you need to pay there. Here is free and you can stay as long as you want. For me, I tried to take a photo like above. Not that good, but I did my best. If I have next time here, I'll turn on the flashlight for one or two seconds for the camera to see the plants.


由於抵達的時間已晚,晚上又出去看螢火蟲,拍星空,我們只在第二天凌晨來到馬松森湖,且由於稍晚還要騎車,我們大概只待了一個小時,其實是不太夠的,建議能規劃個兩到三小時才會比較悠閒,畢竟一定要走到湖對面的Reflection Island Lookout,倒影的美景,真的是超級美的啦!
Since we rode really late while arrived, we only came here on the 2nd day at the sunrise time. I'll recommend you at least spend 2 to 3 hours here, you must go to the Reflection Island Lookout to see if you're lucky to have the fantastic reflection like I did this time.





晴朗的天空,平靜的湖面,反映出來的庫克山與Tasman山,這就是馬松森湖最美的倒影,再加上清晨黃色的陽光與朝霧,真的好像在天堂!
The sky is clear and the Mt. Tasman and the Mt. Cook is really beautiful. With the dawn and the morning fog, we felt that we're in the heaven.
Below link is the 
另外拍了一張360度的全景照片: 
I also upload a panorama on Google Maps:
Lake Matheson



也別忘了來到湖邊的馬松森咖啡店享用一餐,食物很精緻,好吃,我曾在這裡用過晚餐,超美味~
Don't forget to have something to eat at the Lake Matheson Cafe. It's really good.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New Zealand] Hanmer Springs,Alpine Lodge Motel



南島騎行的第一個晚上,我們在非常棒的天氣下入住位於Hanmer Springs的Alpine Lodge Motel,它的入口不位於主幹道上,轉彎之後,在一片草坪的後方。
The 1st day on our trip is a sunny day and we stayed at the Alpine Lodge Motel in Hanmer Springs. Since the time we arrived is already late, after 6 o'clock I remembered, we don't have a chance to go for the hot springs.







由於我們有三十餘人,圍繞著停車場的房間幾乎被全我們全包,房間裡的設備也是非常齊全,附了張沙發的客廳,廚具齊全的廚房,甚至還有張餐桌可以用餐,另一側還有個小庭院,如果要在這兒下廚,真的很方便。
The room is big which should be good for a family of 4 people. It includes the a sofa for living room and kitchen stuffs which is good for people who may want to cook.


Motel也有個洗衣間,洗衣機記得是要一個兩元銅板才能驅動,如果還要烘衣服,那就要再兩個兩塊錢,還好我都習慣自然陰乾,而以紐西蘭的天氣形態,基本上一個晚上衣服就乾了。
The model also has laundry, you may need one two-dollar coin to wash your clothes. For the dryer will need another two two-dollar coins.


飯後,自己一個上街走走,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小鎮,自然想要走走看看,運氣不錯,正好找到一個不錯的,拍攝星空的角度,獵戶座正好就出現在教堂的上方!
After dinner, I took a walk to visit this small town. I was lucky that I found a good angle to take photos with the stars (the Orion) just above a church.

Alpine Lodge Motel:
1 Harrogate St, Hanmer Springs 7334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New Zealand] 南島騎行 (Cycling in the South Island)

2017年十二月,我第三度踏上了紐西蘭南島的土地,與一群好同事來紐西蘭騎腳踏車,某些人已經有了好幾次海外騎行的經驗,而我則是第一次,就在我的第二故鄉─紐西蘭進行這項挑戰。
In December, 2017, it's my 3rd time to arrive New Zealand. This time, I came with my colleagues to ride bicycle in the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And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ride bicycle oversea, because I love New Zealand so much.


這次的行程如上圖,從基督城開始,到南島中南部的皇后鎮結束,全程大約800公里,不過,真正有騎乘的距離(上圖的紫色定位點之間)大約在500公里左右,沒有騎全程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景點距離太遠,中間不容易安排住宿點,二是行前南島才發生過大地震,故我們略過了北部的山區,各天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從基督城往北,自 Waipara 騎到 Hanmer Springs,大家剛開始習慣新車跟紐西蘭的公路,到得太晚,沒機會去泡溫泉。這天算是欣賞田園風光。
第二天:直接搭車通過山區,從西海岸的 Charleston 開始騎車,到 Greymouth,又是個很晚開騎的一天。這天則是欣賞海岸線,好幾位同事認為很像台灣的東海岸線。
第三天:從住宿地 Greymouth 往南開到 Harihari 出發,騎到冰河村 Fox Glacier,這天早上下大雨,冷得不得了,果然是騎在溫帶雨林區,下午騎到Franz Josef 時,就跑去熱水池泡湯了,哈~這天就是雨林了,全身淋得溼透。
第四天:從住宿地 Fox Glacier 往南開到 Davis Flat 開騎,一路爬山爬到 Wanaka。這天賞湖景+山景。
第五天:終於是從住宿的 Wanaka 旅館直接騎到 Queenstown 旅館了。這天就很像是在台灣練車,爬,下滑髮夾彎。
The is the map for this ride. The blue route is the total distance for this trip, but we only ride bicycles between the purple points.
Day 1 is from Waipara to Hanmer Springs, the two purple points on the right (from south to north).
Day 2 is from Charleston (a little bit south of Westport) to Greymouth. On this day, we drive to Westport first which already spent around two and half hours.
Day 3 is from Harihari to Fox Glacier.
Day 4 is from Haast to Wanaka. Actually is from Davis Flat but I can find the place on Google Maps.
Day 5 is from Wanaka to Queenstown.
You can easy to tell that we skip nearly half of the route and we already spend 5 days. If we want to ride every place, at least need 10 days.


在路上,我們也看到幾位如上圖的環島勇士,全身家當都在車上,我想他應該至少要花十天來跑上面的行程吧!
On the way, we found there is at least one rider is doing so, with all of the stuff on his bike.


我們就是相對比較輕鬆的騎行了,有個導遊在前領騎,還有補給車載運行李與補給,大家都是輕裝上陣,車上只要放水與基本補給就夠,相較之下算是輕鬆許多。
Compare to us, we're kind of easy ride, ha. We have the guide in front of us and have a van to carry all the belongs. We only need to take some water and foods for supply.




這樣的方式,有好有壞,我們在出發的前一天,還都先花了時間調校車子,並且花時間熟悉新車,這樣才能掌握車況,接下來的每一天(除了第五天),我們都要不斷地裝御我們的車子,平約要花兩到三小時,所以其實每天騎乘的時間並不長,五個小時左右吧,或許也因此,騎乘的距離並沒有預想地遠,不過這倒是帶來另一個好處,大家的屁股都不太會痛,哈~
It's good, but also bad. We had to spend time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bicycle and spent a lot of time to load off and load on the bikes almost everyday, two to three hours. To be honest, we don't have that much time to ride on the bicycles. And this is also not a bad thing, your ass may not get hurt that much.




補給車的司機則負責幫我們準備午餐,基本上就是三明治,各種不同的火腿片加上甜椒,大黃瓜等等,五天基本上都一樣,我因為之前曾在澳洲參加過當地的旅遊團,有了心理準備,也算是習慣了,團員中倒是有人覺得沒有米飯補給,實在沒力氣騎車。
The driver also help to prepare our lunch like above, all 5 days. I'm OK with that since I had been to travel with the travel agent in Australia. Some of my colleagues are not used to that, just can't eat sandwich so many times in a week.





整體來說,這次的行程或許距離不到台灣的環島團那麼遠,但也不會輕鬆到哪裡去,前兩次自己開車遊南島時,覺得南島哪有坡?一路油門踩著,時速一百就玩完了,輪到騎車,有不少的上坡,還都挺陡很不好騎,交通工具一變,果然感受就差很多,呵~最經典的就是第四天的 The Neck,還有同事爬上去之後,就說「怎麼像是在騎武嶺?」根本就沒有心理準備,騎起來更是操;更不用說第三天騎在雨林中了,冷得全身發抖,真是艱困的挑戰呀!
General speaking, this is not an easy tour. Although we can ride with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in New Zealand.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up hills that really tough. On day 4, when someone just climb up to "The Neck", she just said it's like climbing up the Wuling, the highest road in Taiwan which is also a famous record for every rider to challenge. The day 3 is also a really tough day to ride in the rain.

對我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有挑戰性的旅程,只是,都已經來到了美麗的紐西蘭,實在有點不想走「挑戰性的旅程」,我希望能夠多利用「腳踏車」這個交通工具,去多看些景點,應該要以遊玩優先,而不是騎著腳踏車,去征服各國「有困難度的腳踏車路線」,應該要多安排一些像下面照片中的景點呀!(下圖攝於《胸罩圍籬》)
For me, it's a challenge route that I can achieve. Maybe I'm still a beginner as a rider, I prefer to use the bicycle as a tool to reach more funny places, rather than to accomplish a challenging road. For example, the Bra Fence is an interesting spot to visit. We should visi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