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US] 南加州開車體驗

(放這張照片,其實只是因為我喜歡這樣內斂的黑色!)

因為工作關係,來到洛杉磯生活了一段時間,深深地感受到,如同人們所說,在美國生活,如果沒有車,有多麼地不方便,難怪美國人從高中就開始開車,就像台灣非台北的朋友一樣,從高中就開始騎機車,也許有人還從國中就開始了,呵呵~

其實,上面那句話,有一點不那麼正確,美國東岸的大城市,例如紐約,芝加哥,就像日本東京一樣,捷運,公車系統等公共交通非常發達,人民也很習慣搭乘地鐵等等作為主要交通工具,不開車,倒是滿平常的;反之,在西岸的城市,舊金山,洛杉磯則不同,公共交通十分地不方便,捷運或是公車,在晚上六點鐘就收班,身為一個台北人,實在無法想像晚上六點就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搭乘,台北的捷運與公車,都是半夜十二點,甚至十二點半才是末班車,甚至還有夜間公車,營運到凌晨兩三點(應該還有吧?已經很久沒那麼晚回家了...),相較之下,真的相差甚大,生活在洛杉磯,有些人真的不是喜歡開車,而是被迫一定要開車,不然真的是...哪兒也去不了!

在第一次上路前,美國同事一直叮嚀兩件事,這是在美國開車,與在台灣開車最大的不同,Stop (停止)標誌與紅燈右轉。

Stop 標誌應該是非常有名的一點,影集中很容易看到,也是我在台灣就知道的,只要看到Stop 標誌,一定要把車子停下來,再啟動,無論身在何處,否則,只要被警察抓到,就是開單,之所以可能造成困擾是因為,在台灣習慣減速觀察路口狀況,確定沒車就會加速通過,但在美國則是強迫一定要停下來,無論駕駛是否已經觀察過路口狀況;就我個人觀察,有一到兩成的人不會完全停車,只是減速,然後就加速駛離了,不確定是移民多了,所以沒有內化到行為上,還是單純人的惰性使然,覺得節省時間比較重要。

來到美國,跑了一些地方之後才發覺,Stop 標誌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在台灣開車時,有一點讓我個人頗有怨言,也許為了安全,也許為了消化預算,總之,台灣的紅綠燈愈來愈多,明明是個沒什麼人車的小路口,經過時也必須在那兒等個一分鐘才能再上路,很容易讓人不耐煩;在美國,這樣的路口,直接放四個Stop 標誌,每輛車到此,停一下,左右看看,十秒鐘內就通過了,既安全又快速,還節省經費,畢竟紅綠燈可不是架起來就算了,每分每秒都在消耗電費的呀!成本不知道有沒有架紅綠燈的百分之一呦!

也許是美國地廣人稀的關係,大部分的路口(不算社區內的道路的話),都有專用的左轉道,甚至有右轉道,紅綠燈也會有專用的左轉燈,對左轉車輛來說,是很方便,也很安全的規劃,如果還加上右轉專用燈,那也許每個路口就要等到天荒地老了~也許因此,並沒有右轉燈的規劃,隨時都可以右轉,畢竟右轉的危險性相對較低,若是紅燈,就像見到Stop 標誌一樣,在路口停下來,仔細觀察左方的車流,只要有足夠的間隙,那就直接轉彎吧!除非路邊有特殊的「禁止右轉」標誌。

同事還說,Fedex規定,所有Fedex貨車,一律使用只能右轉,禁止左轉,當有左轉需要時,請往前開,經過三次右轉再回到目標路線,因為他們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這樣的行駛方式,比在路口等左轉專用燈更節省時間;有時候,我也會這樣開車,無論時間有沒有節省到,至少一直都在前進,而不是等在路口,那段時間好像就在等待過程中,白白消耗掉了...

除了這兩項開車行為上的差異,還有一個地方很不一樣,在美國,沒有任何的固定式違規照相機,警察要抓違規,只能自己上街抓,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偷吃步的,雖然我覺得,已經不像是偷吃步,而是共識了!

例如高速公路(Freeway)的速限一般是65哩(104.6公里),如果開車時按照速限開,請走外側車道,若走內側,會變成拖累內側車速的烏龜車,要走內側,請至少開到70哩(112.7公里)以上;在台灣,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警車,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踩剎車,除非當時在塞車,基本上大概都會超速一點點,但在美國,無所謂,我就有次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警車,不自覺得踩剎車降速,四處觀察了一下才發現,大家都保持原速(連警車也是),而當時的平均速度大約70~75哩,也就是大家都超速了,看來只要大家保持一致的共識,警察也會覺得那是當下安全的速度,並不會抓所有的駕駛都超速了~

除了這些行為上的不同,還有一點是我滿驚訝的,洛杉磯高速公路的品質怎麼會差成這樣啊...跟台灣相比,台灣高速公路的品質好得不得了,平穩又舒適,洛杉磯附近的高速公路,雖然不致於有明顯的坑洞,但是修補痕跡還滿多的,甚至還會有裂縫,像是因為某些工程切開,結果卻沒回填柏油,反而是一些地區道路,相對平整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維護單位的有錢程度不同,所以維護品質有落差。也曾去舊金山,拉斯維加斯幾天,舊金山的高速公路平整度比洛杉磯稍好,拉斯維加斯則是非常好,和台灣的高速公路差不多,果然開賭場很賺錢的關係嗎?哈哈~

整體來說,在南加的開車經驗,短程路線是很舒服的,雖然平均的車流可能比台灣高,不過因為馬路大條,而且左右轉車輛還分流,可以輕鬆地,享受開車兜風的樂趣;若是長程路線,最好有朋友在旁邊陪著聊天,美國畢竟地大,而且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在長程路線上,景觀的變化不大,路上的車流低,開到兩三個小時以上,真的挺無聊的,不小心是會打瞌睡的,若真的要一個人上路,記得養足精神才行!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US] California,Calistoga (NAPA Valley),Castello di Amorosa


我知道美國加州是新興的葡萄酒產地,不過一直不知道詳細地點在哪?這次來舊金山拜訪好友,好友安排了一天的酒莊之旅,才知道,原來就在舊金山旁的Napa Valley,這兒可以算是舊金山人,週末休閒的好去處,離市區不算太遠,一個小時多一點的車程,且酒莊遍佈全區,花點小錢,嚐點小酒,曬曬溫和的太陽,真是太舒服的週末了~






今天早上,我們參觀的酒莊是Castello di Amorosa,這是酒莊主人的第三個酒莊了,也是好友覺得,這個主人辦的最好的酒莊,從名字就知道,這兒的釀酒方式,其實是義大利式的,所以它的葡萄酒,嚐起來的口味和其他Napa地區的酒莊不太一樣,我個人是覺得比較柔,下午去品嚐的另一間酒莊,那兒的葡萄酒口感就比較強,味道一口氣整個就在嘴裡爆發。








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會覺得,這真的是一間酒莊嗎?個人猜想,可能是前兩間酒莊賺得非常多,才會有錢前往義大利買了一間城堡,搬來加州重新組裝起來,成為第三間非常有特色的酒莊攬客,呵呵~










既然是城堡,自然就會有相當不一樣的酒莊行程,城堡裡還保留了兵器室,以及好幾套完整的盔甲,旁邊還有玩中古世紀或是奇幻遊戲一定會有的鎖子甲,拿都拿不起來,真無法想像要經過怎樣的訓練,才能穿著它作戰。


行程的尾聲,還讓我們當了一回品酒師,嚐嚐尚未完全熟成的葡萄酒,大約九個月而已,聽好友說,九個月就能這麼好喝,挺讓人期待成品的味道;個人很少喝酒,也不會品,只是覺得這杯酒的確不太容易入口,味道很衝,不是很好喝。




對客人來說,重頭戲在最後的「品酒」,對酒莊來說,則是「賣酒」,每個人可以從酒單上,選擇五杯酒品嚐,有稍微偷聽了一下,今天參加行程的客人,除了不品酒的三五個人以外,其他十幾人全部都有買酒,真的是,酒莊的錢,似乎真的來得很容易呀~


Castello di Amorosa 地址:

4045 St Helena Hwy,
Calistoga, CA 94515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US] California,Rowland Heights,新金城 (New Golden City Dumpling House)


這間新金城,其實就像台灣大賣場美食街的餐廳,就位在Rowland Heights的大華超市裡面,如果來大華採買,又剛好遇到用餐時間,真的是很不錯的選擇。

看店面就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中國人或台灣人的重點,是這間餐廳的主食是「北方麵點」,所以就知道點麵類料理是廚師的拿手菜,但對美國人來說,重要的是「Dumpling」,餃子料理,包含蒸餃和鍋貼類,有位同事就超愛餃子料理,只要有店家在賣,他就想去嚐嚐。

說來也有趣,至少在美國,中式料理似乎分成三大類:
第一種是吃飽飯,會拿到幸運餅乾的美式中國料理,American Chinese Food,店名上大多會有China或是Chinese Food之類,美國人似乎也有共識,這已經是調整過口味的中國料理,部分同事也覺得這樣的餐廳是「吃粗飽」的。
第二種就是像「新金城」這一類,店名沒有China或是Chinese,Dumpling大概是個滿吸引美國人的關鍵字,相對會比較道地;不過對台灣人來說,就可能比較重鹹一點。
第三種,則是台式料理,相對就會以台灣小吃或是台菜為主打,店名似乎也比較五花八門一點,例如之前介紹的「Class 302」,這一類店家似乎在美國人中,口碑也不錯,知道我是台灣來的,同事會跟我說,改天一起去吃Real Taiwanese Food(道地台灣料理),可見這一類店家也打出了一定的市場。

新金城既然是中國北方料理,我自然會先點麵類料理嚐嚐,目前來過兩次,點的餐點有:





三鮮炸醬麵,看起來有點像在台灣吃到韓式炸醬麵,炸醬很黑,味道不錯,而且有很多料,不像韓式,料少少的,而且麵條相當有彈性,很Q很好吃,而且可能因為要拌過,味道剛好合適,很棒!



鍋貼,算是普通的豬肉鍋貼,應該就跟四海或是八方的水準差不多,也才發現為什麼四海跟八方要開發新口味,吃了八個以後,真的覺得味道太過單一了。

第二次點的料理:



小菜,五香豆干真的滿香的,小黃瓜略微有點甜,都是不錯的小菜。



紅燒牛肉麵,牛肉麵應該也是北方麵點的一絕,麵條偏細,仍然有嚼勁,再帶上微辣的湯汁,好吃;牛肉稍微有點筋,魯得夠軟嫰,筋提供了嚼勁,牛肉也好吃,而且一碗裡面有八九塊牛肉,讓人吃得很滿足;唯一可惜的,就是湯頭味道對我來說還是太重,只能淺嚐幾口。




今天吃完麵,抬頭一看才發現,牆上居然有我很喜愛的,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似乎讓這兒的氛圍更古色古香了一點~

新金城 (New Golden City Dumpling House) 地址:
1015 Nogales St
Rowland Heights, CA 91748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從達爾文到愛因斯坦》,馬里歐.李維歐(Mario Livio)著

畢竟是念理工科出身,對於達爾文,愛因斯坦這些科學家,有一定的熟悉度,也會想知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些故事,看到這本書的副標:科學理論的美麗錯誤與演進,原來這些大科學家,也有犯過錯呀!

老實說,書看了一半之後,就開始覺得有點無聊了,因為發生在每個科學家身上的故事都很像,在看過兩個之後,對第三位就比較沒興趣了...透過本書,我倒是對大科學家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只是課本上,某某某提出了某一個劃時代的理論或定律,接下來,就是這個理論,定律的適用範圍,然後就是細節的計算,做題目,真是無聊透了~

大科學家在面對科學難題時,因為時代的侷限,他總是只能得到有限的資料,也許在十八世紀以前,他必須要在有限的資料上,加上自己的想像力,才能提出一個相對較為完整,能夠解釋自然的理論,例如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說,雖然達爾文已經自行做了許多的觀察,但對整個物競天擇的理論基礎來說,仍然過於薄弱,所以他加上了不少的想像,甚至調整了當時的一些主流看法而提出物競天擇;之後的科學家,雖然能夠有更多的資料,更多的交流,但對於未知,仍然只能根據自己的想像而提出理論,就像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因為當時的他認同的主流學說而加上,後來認同變了之後發現似乎不需要,因此就認定宇宙常數應該為零,不過近代的新發現,新理論又認為宇宙常數似乎不該為零。

這些錯誤,真的是錯嗎?其實我不這樣認為,在當時的認知下,科學家提出的各種想法,本來就一定會有漏洞,後續的科學家才會在得到更多的事證,認識之後,再提出更新的理論加以修正,甚至推翻,這不就是科學前進的方式嗎?從作者這樣的角度切入來介紹科學家及其理論,我會覺得有點事後諸葛的感覺,不是很能認同。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US] California,San Francisco,Golden Gate Bridge


來到舊金山,金門大橋幾乎是必去的景點,也是大家一定會提到的景點,不過我這次本來的行程只是經過,倒不會停下來拍照,如果不是注意到,咦?居然霧鎖大橋耶,我朋友在聖荷西住了幾年,也經過金門大橋好多次了,但這居然是他第一次遇到,臨時決定,到了橋的北邊,拐去觀景點拍幾張照片吧!




在霧中的金門大橋,真的有種不一樣的景色,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面」,有點模糊,有點遮掩,反而能顯出最漂亮的景色!連南邊的舊金山的天際線,似乎也讓人更想去探索一番。

不確定是不是只有在早晨才看得到這樣的景色,這一天,我們在八點多經過金門大橋,後來有朋友回饋,跟時間早晚比較無關,只要在冬天,這樣的景色就相對容易出現,似乎沒錯,隔天我在漁人碼頭也看到了一樣的景色,當時是中午左右,如果和時間有關,根本就不應該能看到這樣的景色。



Golden Gate Bridge 地址:
San Francisco, CA 94129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US] California,Brea,Olinda Oil Museum



剛來到美國沒多久,就在一個週末,想說就在附近逛一逛就好,不小心,來到了一個似乎頗有故事的地方,叫做Olinda Oil Museum,就在門口,有兩個老先生在聊天,打過招呼才知道,他們就是博物館的志工。

這兒,是整個南加州第一個出產石油的地方,甚至到今天都還在開採,同時,也是這附近區域首先開發的地區,兩位老先生都是在這兒出生,成長的,他們都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由他們作為導覽員介紹本地歷史,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時不時都會冒出一句,看那個照片,當年住在那個角落的誰誰誰,後來搬家到哪兒去了,還小的時候,還曾經一起玩個遊戲;照片中,就是當年的小學生的畢業照,聊得多了,才偷偷告訴你,後面那一排,從左邊算過來第五個就是他本人,真的是一個好奇特的感覺,好像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站在自己面前,在跟我講歷史一樣。


(仍在開採的油井)

(當年的工具)


(仍然看得見當年的石油公司招牌)

雖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景點,和老先生聊個一小時,再到室外展區逛個十幾,廿分鐘,也是滿不錯的博物館之旅,臨走前,拜訪老先生讓我再拍個照,我這個地質系畢業的人,卻沒見過石油剛開採出來的樣子,實在是很想留下記錄呀!



Olinda Oil Museum 地址:
4025 Santa Fe Rd
Brea, CA 92823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US] California,San Jose,The Cheesecake Factory


週末飛了一趟舊金山拜訪朋友,因為我還沒有嚐過,朋友帶我來The Cheesecake Factory享用晚餐,這間餐廳,我已經看過好幾位網友分享過,知道算是連鎖餐廳,評價也都不錯。





以裝潢來說,佈置得滿富麗堂皇的,而且,客人好多,我們到的時間大約七點半,客滿,要再等四十到五十分鐘,恰好,這間The Cheesecake Factory就位在一個Mall裡,在附近逛了逛,回來剛好可以入坐。



在菜單中看到一個生字─Gumbo,同學解釋是一種湯飯,主要流行於路易斯安那州,只是可能很辣,同學就好一陣子沒吃了,因為曾經吃過超辣的,有點怕;基於是美國當地食物,問了侍者辣度,侍者笑笑說不會辣,就決定點了,上來之後,還滿吸引人的,嚐了一口果然是不會辣,好吃。
利用Wiki查了一下,原來中文叫做「秋葵湯飯」,以後若有機會,還可以繼續嚐嚐。



朋友點的Fish Tacos,很清淡的墨西哥料理,裡面夾著煙燻鮭魚,也好吃。



兩個人吃完這些,已經差不多飽了,看在店名的份上,還是又點了一份甜點─Strawberry Cheesecake,在菜單上,超誘人的,實際端上來,魅力不減,Cheese很香濃,也夠甜,相當好吃。

The Cheesecake Factory 地址:
Westfield Shoppingtown Oakridge
925 Blossom Hill Road
San Jose, CA 95123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US] California,Los Angeles,Halloween Carnaval 2014


昨天是萬聖節,中午時和同事聊天得知,晚上在West Hollywood有一場Halloween Carnaval,身為觀光客,似乎不該錯過這樣的一場逛歡,下班後連晚餐都沒吃,查了路線之後,就開車出發了,在官網上已得知,公共停車場都要20元的停車費,但等我開車到附近之後才發現,這兒還是有美食廣場(Plaza)的嘛,停在這兒就是免費啦!雖然要走三公里才能到會場,哈哈~稍晚要離開的時候,在路上聽到有司機問會場附近的私人停車場要多少錢,要40塊,直接比公家貴一倍,實在是...



會場就在Santa Monica Blvd上,從N La Brea Ave到N Almont Dr這一段全長接近五公里,來回走一趟,就差不多兩小時,還不時要找人拍照,真的是一整晚的狂歡,雖然官方寫著晚上十一點結束,不知是否能準時,我十點初頭離開,還有許多人才剛剛抵達~

這兩小時走下來,真的有許多很有創意的打扮,稍微整理一下,有非常火紅的美國英雄系列:





(芝麻街亂入,哈~)

還有童話故事:


(小紅帽與野狼外婆!) 



(魔鏡與皇后~)



(白雪公主與皇后)


 (總之,是巫婆~噗~)

 還遇上了電視台來採訪馬利歐兄弟,今天也見到不少馬利歐。



(其他角色亂入~)

魔戒大軍也來了:

還有許多不認識,但很有特色的costume:
(能在黑夜中發光,就是吸引目光的好方法。)


(令人懷念的遊戲─小精靈。)
  
(最右邊應該是第五元素女主─莉露)

   











看了這麼多,最老牌的星際大戰(Star Wars)當然不會缺席囉!





看了這麼多,居然有反對居民,超勇敢:


(Go home, monsters!)

這一張,我覺得超像耶穌在淨化吸血鬼,哈哈哈~



雖然其實是這樣的,噗~



連教宗都來了~



主題各式各樣,連伊波拉病毒都出現了:




最後,在離開前終於從日本趕到的:


無臉男~


======其他小插曲======
難得遇到洛杉磯下大雨,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帶傘,如果在台灣,我的包包裡總是有把折疊傘,在加州,那把折疊傘不知被收去哪兒了~


因為人潮眾多,路邊的小吃攤,今晚應該賺翻了吧!

除了各種扮裝,路旁夜店的裝潢也是不可錯過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