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無罪之罰》,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著
春天出版社有個Storytella系列,專門介紹一些不錯的小說,例如之前看過的《我是傳奇》,《骸骨花園》,這本《無罪之罰》則是此系列的第廿七集。
故事從一九七八年的一個風雪夜開始,四個處於叛逆期,還不知人生方向的少年兄弟,在雪地裡發現了一個瀕臨死亡的少女,從此,他們的人生就走向了另一條不歸的道路…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一九七八年的故事,雖然因為證據不全,這四個少年僅是被懷疑涉案,他們卻被四周的同學,朋友,鄉民認定就是兇手,甚至四個兄弟之間誠摯的感情也發生裂痕,懷疑兇手就在其中,互相猜忌之下,四個人的未來不再緊緊相依,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廿五年後,因為科技的進步,警方重新調查懸案,四個人又因為此案而互相有了交流,甚至在其身後居然有黑影壟罩,警方能夠靠著新科技的微物跡證而找到兇手破案嗎?還是這四個人會被背後的黑影一一殺死,使其成為完全的懸案呢?
我覺得,這本書的故事本身還挺有趣的,很有懸疑小說的味道,但是,我沒看完它,我大約只看了五分之三就受不了了,直接翻到最後面的五十頁左右,看結局去也;對我來說這本書有兩大缺陷,我一直以為一九七八年的故事應該只是鋪陳,重點是二○○三的現在才是,可是一九七八年的故事卻占了五分之二的篇幅,太多了;第二個缺點是太沈悶了,沒有吸引人或是振奮人心的小高潮,每次看,大概看個20~30頁就會開始打瞌睡,最後,終於放棄了。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惡魔呢喃而來》,多那托.卡瑞西(Donato Carrisi)著
從森林中發現六隻女童的左手臂為起始點,年輕的女警米拉(專長:偵辦兒童失蹤案)加入了首席檢察官下的一流團隊,專門為偵辦連續殺人案而組成的警界與民間精英,一起挑戰這個隱暱在背後的「惡魔呢喃者」。
這本書寫得相當地精彩,除了最重要的主線外,會有一些類似外傳的支線也同時並行,占據的篇幅不多,算是恰到好處,剛好在支線交待完了之後,接著就會恍然大悟,在主線中為什麼這個角色會有這樣的行為,很適度地讓讀書對於書中角色有更多的認同感;同時書中也利用了一些手法讓讀者與主角米拉一起被蒙蔽,一起被幕後的呢喃者耍得團團轉,讓其結局可以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緊緊地吸引著目光,翻完最後一頁時讓人大呼過癮,故事性與寫作技巧都非常地棒!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著
這是一本消遣用的書籍,有讀者可能提出一個生活中的難題,作者則依據他信手拈來的經濟理論加以回答,有些回答還真的不錯,例如:為什麼捷運到站開門時,總是有人會堵在門口要搶著上車?因為當大家都守規矩讓乘客先下車時,他就會成為最有機會找到空的位子坐下的人;雖然旁人很看不過去,但這好處倒是挺顯而易見的。
全書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與回答組合而成,倒是很適合時間零碎的人慢慢地看,對我來說卻因為太零散,長時間的吸引力不夠,所以在看完前我還又去看了其他書籍,跟之前的閱讀速度比起來,這本書看得挺慢的,也許是這樣的寫作方式導致的吧!不過能這樣淺淺地認識一些經濟理論,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電影] I am bad 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r be good and that's not bad.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無敵破壞王》,隔了很久,終於又進了電影院看卡通,真的很好看,本來就預期會很精彩,實際上也真的是部很棒的電影,雖然主角Ralph只去了兩個不同的遊戲世界,感覺有點不過癮。
電影剛開始,就發覺得為什麼會有許多人說這部片很有皮克斯電影的fu,因為它在最前面放了一段與本文無關的小短片,沒有台詞,就讓觀眾能夠發出會心一笑,真的是很Pixar。
整部電影如果說得嚴肅一點,就是一個追尋自我定位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行為上也都乖乖地聽從父母的話,到了國高中時,因為自我意識的抬頭,開始出現叛逆期,想要找到自己在家庭,在學校的定位,到了高中大學,或者甚至是研究所時,有個混沌不清的未來正在不遠的前方,大家又開始尋自己能在社會上做什麼?我要怎麼才能養家活口?遊戲中的主角,並沒有這個選擇的機會,程式已定,所以Ralph只能每天不停地拆房子,被排擠,在遊戲三十週紀念日時,他終於跨出了一步,對自我展開了追尋。
當一個人擁有力量,無論是權力,金錢或者甚至只是一把槍,這樣的力量倒底是讓人變得更好?傷害其他人?或者反而毀滅自己?其實和其如何得到力量有關。如果只是單純的被給予,那只是小孩玩大刀,傷人又傷己,如果是自己經過拚博而來,除了得到力量,還會同時知道怎麼掌握這股力量,才會知道怎麼使用這樣的力量過得更好;就像Ralph的破壞力量其實是與生俱來的,他只知道「破壞,再破壞」,什麼情況下,破壞的力量甚至比創造更有力量呢?他完全沒有概念,只有在經過這樣的追尋之後,他才能真正地,發自內心地認同,擁有邪惡的力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永遠也不會擁有善良的力量,這就是我,真是太棒了!I am bad 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w be good and that’s not bad.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骸骨花園》,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著
這本書是家人看過覺得好看推薦我看的,本來看著粉紅粉紅的封面,其實是不太有興趣的,雖然書名有點駭人,不過這樣的書名看多了,實在沒什麼感覺...
作者的寫作方式其實還滿常見的,過去與現在的故事互相交錯進展,過去發生在一八三零年代的波士頓,現在與過去則是靠著當年的通信連繫著,書本的前四分之一,其實還有點平淡無趣,沒想到之後就漸入高潮,開始引起我的興趣,「西城死神」連續殘殺數人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整個故事會圍繞著一個愛爾蘭姑娘與她的外甥女?因為這個問題讓人好奇,所以在閱讀後半本書時,讓人非常想一口氣不間斷地看完,真的是一本寫得相當好的小說。
就比重上來說,其實這本書的重心都放在一八三零年代的「西城死神」的故事,現代的故事只是點綴,兩者間的比例並不是一對一的,就會讓人覺得有點弱掉了,也許作者的本意就是如此,只是還是會讓人有點不滿意。
看了這本書,除了劇情,最大的收穫反而是對於女人生孩子的危險性有了更多的認識,不確定是書中誇大了比率?還是當年真是如此?感覺生孩子的死亡率好像會超過五成的樣子…或者是主角光環的關係?主角身邊死的人總是特別多~
(最後查了一下wiki,十八世紀時在醫院生產的死亡率會高達百分之廿五,十九世紀稍微下降到百分之六,現在則是低於萬分之一,相差真大。)
訂閱:
文章 (Atom)